年前在某旅粵同鄉的社交網路上看到「小公舉」一詞便不得其解,直至我用國語讀了一次才恍然大悟。今年是猴年,很多媒體都以「猴塞雷」為受眾給予希望。這兩個例子都以國語的發音來模擬粵語中的讀音。前者的寫法完全就是為了告訴讀者,我此時說的是粵語,而非國語。至於後者,「塞雷」二字難以找到通俗的文字,既然如此那把「好」字也用擬音的「猴」吧。
更早的時候,我便發現,大陸地區的網友特別喜歡用HK來代替香港。HK是香港英文的簡稱,本是無可厚非。但很多時候全篇行文流暢,除了HK便不帶任何外文符號,這多多少少帶來一點不協調。而且,在網路電腦的輸入,輸入HK並不會節省多少時間。這大概是源於香港國際大都市的地位吧。大陸地區網友也希望因此而令自己的文字也國際化。
無獨有偶,前臺中市長胡志強來香港的時候,接受香港記者採訪。胡市長並不會粵語,所以國語接受訪問,但話語之間卻總是要加插幾個英文單字,例如 International。
這大概都是香港軟實力的體現吧。香港並沒有任何強力部門可以通令全國,然而,兩岸都有人要跟隨香港的步伐,跟著香港就可以接軌國際。可是,在香港,卻總是有人妄自菲薄,不覺自己有實力,卻要想著和他人接軌,要學簡化字,推廣普通的話。